皇宫里的内乱很快就平息了。
赵基做了他的弟弟皇帝赵宏的替身,号令百官,临朝施政。他以弟弟皇帝赵宏之名下了诏书,把敬皇后干政,并且与其父兄图谋造反的恶行昭告天下。
敬皇后与外戚窃国暴政,欺压百姓,人民早已怨声载道;此次更因为谋权篡位,罪孽滔天,被赵基判决午门抄斩,奸妃奸臣终于一一伏法;全国上下沸腾,人民奔走相告,个个拍手庆贺,结局大快人心!敬皇后的势力分崩离析。当真是恶有恶报!
散朝之后,赵基把暗地里亲近敬皇后和宰相章勋和的几位高级将领都留下来喝酒。
当酒兴正浓的时候,赵基突然屏退侍从,深深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与难处。这些将领都不知道赵基其实已经不是原来的皇上赵宏。他们想“自己往日在宰相章勋和当权时,趋炎附势,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现在敬皇后与宰相章勋和都已经伏法,大势已去。皇上已经猜疑到自己,弄不好还会有杀身之祸。”
犹如惊弓之鸟,他们全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赵基给他们指明一条“生路”。
赵基叹了叹气,缓缓说道:“人生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你们都一把年纪了,不如告老还乡,光宗耀祖,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就让我们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多好呀!”
赵基把话说得简单明了,毫无回旋之余地。那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跪谢皇上隆恩!
第二天,那几位高级将领就纷纷上表,声称自己年老力衰,要求解除兵权,告老还乡。赵基欣然恩准,并将几位正义有为,有勇有谋的年轻人才,提升顶替了他们的位置。
解除了敬皇后和宰相章勋和残余的宿将兵权之后,赵基把守护边疆多年,并且极力支持太子方的边城守将朱恒毅,提拔任命为兵部尚书,从而把兵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赵基又对在拨乱反正中有功之人论功行赏,特别敕封“榔头王”王朗为一品护国大将军,林立为二品骠骑将军,张子逸为二品车骑将军。此番任免后,赵基终于尽数铲除了敬皇后和宰相章勋和的势力。
就这样,赵基顶替了原来的皇帝赵宏上朝听政。因为赵基长相与原来的皇帝赵宏一模一样,只是眼睛受伤,而且皇家气度不凡。他一身正气,举止端庄,学问渊博。朝臣们虽然将信将疑,但是见到赵基的眼罩上还渗血,于是谁都不敢多嘴。
自此以后,无人再胆敢质疑皇权。
芊芊临危受命,运筹帷幄,巧用妙计,让政权成功顺利过渡,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国家,同时百姓们也免除了遭受战火离难之苦。
自此,赵基顶替死去的皇帝赵宏,以赵宏的名义执政。
赵基外表极具帝皇之风,全朝文武百官只见皇上一反常态,一改前非,变得勤政爱民,只是有些许惊讶,更多的是惊喜。
群臣们猜测皇上之前是为了韬光养晦,以麻痹敬皇后和国父章勋和以及三个国舅。皇上将自己万尊之身置之死地而后生,好对这些狼心狗肺的奸臣贼子来个一网打尽。大臣们一个个还为皇上的英明神武,运筹帷幄,高瞻远瞩,而叹服赞赏,全国更加上下一心,整治朝政,开创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赵基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皇帝赵宏之名向全天下颁发《罪己诏》为太子方彻底平反昭雪,重新确立太子方为当朝太子,并且,为太子方死去的母亲洗雪冤屈,推翻诬陷不实之辞,恢复皇后名号与声誉,迁葬至皇室宗庙摩西铁塔。
赵基刚刚全面彻底地肃清了敬皇后的余孽流毒,又与芊芊、太子方研究部署安邦兴国的策略。
独眼皇上赵基、皇姑赵雨、太子方请求芊芊与梅花蝶王雅呆、莫温新在皇宫里住了下来。
敬皇后伏法被诛后,其子赵迅被免去了太子称号,跟随皇姑赵雨生活。迅儿因为痛失母亲,日夜哭闹不休,不食不睡,谁都哄不了。此时,迅儿已经精疲力尽躺在床上。
芊芊、梅花蝶王与莫温新过来探望。只见赵基、皇姑赵雨、太子方束手无措,一筹莫展。
那太子方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失母之痛,不禁黯然。对迅儿的悲恸,他感同身受,却无法安慰幼小的迅弟。
太子方只得无奈地在迅儿床前踱来踱去。
莫温新见到迅儿躺在床上,眼睛半闭,哑声抽泣,已经哭得气血不畅,脸色铁青,她心痛不已,泪流满面。莫温新跪下请求赵基同意让自己留下哄迅儿入睡,同时请其他人等暂时回避,好让迅儿安静下来好好休息。
皇姑赵雨:“迅儿心灵幼小,他实在难以承受失母之痛,如今连奶娘都对他毫无办法。莫姑娘,你......”
芊芊便安慰皇姑赵雨说:“请你们放心,莫姐姐她一定可以做好的。”
赵基扶起哭跪着的莫温新,温和地说:“迅儿已经精疲力尽,难以支持,若能让他安静下来睡上一觉,那是再好不过了。”
赵基一干人等便出去了。
莫温新看着低声呜咽的迅儿,轻轻地抱了起来,迅儿又呱呱叫着奋力挣扎。莫温新紧紧抱着迅儿,任凭他的小身板在自己的温暖怀中不住地扭动。
迅儿再挣扎几下,就已经无力反抗了。
然后,莫温新抱着他小小的身体左右轻轻地摆动,晃动着就像爱的摇篮,又像亲情的小舟。莫温新用自己的脸贴着迅儿的小脸蛋,口中柔柔地唱着催眠曲。那歌声是那么的轻柔,那么的优美动听,那么地使人轻松舒服。
迅儿的哭闹声终于渐渐停了下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