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程羡鱼主动站出来,“即使如此,那我去罢。”
两人的视线同时聚焦在了程羡鱼的身上,可心中所想却是截然不同。
“程羡鱼,我就知道这件事情肯定跟你有关系!”赵柏控制不知自己的情绪,拧着眉头吼了一声,“你到底有什么目的,你真想害死舒颜不成!”
程羡鱼笑出声来,“竟然被你发现了,那我不陪你玩了,你自己去找骆舒颜吧。”
她还想着帮帮忙,可赵柏明摆着不领情,那她何必再费力?
反正韩芝那个面团捏的脑袋成不了什么气候,没准抓了人之后就后悔了,这会儿正思考着怎么把人送回来呢。
程羡鱼转身要走,赵柏却急了,上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程羡鱼,你别想走!”
“今天要是你不把舒颜救出来,你就别想走!”赵柏拧着眉头死死盯着程羡鱼,仿佛要把她吃了似的,“休怪我不客气。”
程羡鱼深吸一口气,无奈道,“光天化日,赵小公子再拉着我的手不放,可就坐实了咱俩的婚约了。”
“实在不行明天把婚结了吧,别这么推来推去的。”
与其讲道理,不如当街发疯。
赵洵倒是越瞧程羡鱼越觉得有趣儿,忍不住开口劝和,“云安郡主别和小侄一般见识,他从小性子就急,人也冒失。”
赵柏这会儿机灵了些,顺着台阶就下了,“眼下找到舒颜才是最重要的,你当真能救出舒颜?”
他怀疑地上下打量着程羡鱼,毕竟曾经被她这一出又一出闹得有些后怕,如今她虽是变了个性子,可赵柏也无法完全摸清她的想法。
对于赵柏来说,程羡鱼的想法大概过于朝前了。
程羡鱼眯着眸子端起了态度,“赵公子不是不信我么?如此也不必跟着我了,我去找表姐倒是可以。”
程羡鱼眼瞅着赵柏提步要跟上来,不疾不徐地伸手挡在了他的身前,“只是有一点,你不许跟着。”
少年眼底露出一抹笑意,看向程羡鱼的目光之中夹杂着几分好奇与探究,“那不知在下能否跟着云安郡主,帮上些忙呢?”
程羡鱼对于赵洵没有什么敌意,匆忙点了点头便朝韩家的方向而去。
如今,她只想赶紧将赵柏和骆舒颜撮合在一起,完成自己的使命,然后安然度过自己躺平的一生。
赵柏不服程羡鱼,心中却抑制不住对骆舒颜的担心,见两人走远了些,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韩家。
“叩叩叩——”
少女白皙的手指捻起门环,轻叩出声。
不消片刻,便有小厮来开了门,见是程羡鱼站在门口,恭敬地低了低头,“云安郡主。”
从几岁起,程羡鱼便经常来韩家玩耍,一来二去的与韩家的家丁丫鬟都混熟了,整日带着几个人作威作福。
“嗯,你家二小姐呢?”
程羡鱼朗声开口,小厮瞬间心领神会,带着程羡鱼往里走去。
赵柏的眼睛瞪得极大,小声在赵洵耳边私语,“你看,我就说她和这件事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下一秒,就传来了折扇敲上脑袋的声音。
“你再说些无用的,小心我告诉她。”赵洵难得来了兴致,压低声音朝程羡鱼的方向抬了抬下巴。
果然,很快就唬住了自家侄子。
赵洵突然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手段,若是日后赵柏再不听话,或许也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从小天不怕地不怕的赵柏一向敬重自己的小叔赵洵,如今大抵又要多一位害怕之人了。
随着小厮的步伐,程羡鱼一路跟着来到了韩芝所住的别院。
院内静悄悄的,听不见什么动静。
“郡主,我家二小姐就在屋里。”小厮躬身报告后,便识趣地退了下去。
毕竟,程羡鱼和韩芝两位可算是混世魔王般的存在,小时候没少给家里的丫鬟下人找麻烦。
程羡鱼略加思索,回忆了几秒书中所写的位置,随即转过身直奔另一处而去。
韩府内有一花园,景色尤为别致,亭台轩榭,假山楼阁,清溪潺潺,是韩远山特地为受宠的韩李氏建造的。
进入花园,程羡鱼轻车熟路地摸上了假山,山顶有一处角亭。
若非登上假山山顶,可是看不见角亭之中有什么东西的。
程羡鱼的回忆之中有角亭内的视角,站在角亭之中,能俯瞰韩府的大多别院,原主和韩芝异常喜欢这样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所以经常上来玩耍。
几年过去,程羡鱼和韩芝长大,韩李氏的兴趣也由山水转为了金银珠宝,倒是变得俗气了些。
奈何韩远山宠爱她,各式金银珠宝一窝蜂地往她所住的院子捧去,将人打扮的珠光宝气。
程羡鱼一气呵成地攀上了假山,径直从里面把韩芝揪了出来。
角亭的角落里,骆舒颜正被绑着,口中捂着一块毛巾,一听到动静,便“呜呜”地发出声音来。
“舒颜!”
赵柏按耐不住心中的情绪,一个箭步冲到了骆舒颜身边,小心地为她解开绳子。
“韩芝,你又弄出这些幺蛾子来做什么?”程羡鱼捏了捏自己胀痛的眉心,恨铁不成钢地看向韩芝,“青天白日的你把我表姐绑到这里,真当没人能发现?”
韩芝被吓得犹如惊弓之鸟,整个人抖了抖,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她无助又可怜的看了看程羡鱼,随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鱼鱼,这么多年来你心悦赵柏,我都看在眼里,一直也不敢与你争抢。”
“可那日千秋宴上,赵柏主动下堂求圣上退婚,我才明白你们两人本无成亲之意。”韩芝皱着鼻子抽噎,“你对赵柏没了那层意思,我才产生表露心迹的想法。”
她这话不仅震惊了程羡鱼,也震惊了赵柏和骆舒颜。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赵柏急急地开口,又朝骆舒颜解释,“舒颜,我心里一直都只有你一个人,一开始便是如此,始终如一。”
跟在最后的赵洵攀上假山,大抵不愿再听这些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稍侧着身在程羡鱼耳边低语,“既是无事,在下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