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跃涧铁索桥连贯于董家庄与柳城两岸岩石间。东西两岸相距约十丈有余,桥净跨长十八丈,桥身铁链十根平行系于两岸,上铺木板作桥面。两边堞楼左右一丈远的地方打桩,交叉拉两条粗长铁链于桥底与十根平铺的铁索交叉位捆绑,用以加固,铁链每根重逾千钧。其上横铺木板两重,厚约八寸,阔约一丈。
桥栏左右各两根铁链作为扶手,两边架设高约五尺的网状链条护栏,桥两头建设有方便行旅休憩、避雨的堞楼。
此后,独眼皇上赵基又命人在虎跃涧两岸再叠以大木,镇以巨石,将链板牢牢托住,并且建起扶栏和桥屋。
断崖高千尺,壁立如刀削。虎跃涧两峰夹峙,两岸古树阴森,一水中绝,乱石兀立,水流湍急。
远远望上去,虎跃桥独特恢宏,气势澎湃,在山岚氛氲的掩隐之下,仿佛缥缈在半空之中,然而却是屹然不动,宏伟坚固。桥头桥尾好松柏,人来人往欢歌行,虎跃桥每天行人鱼贯,老幼妇孺,如履平地,牛马车队,负重而过,朝进柳县城,暮上董家庄,大大方便了两岸的老百姓来往。
桥影若晴虹,涧险泉声喧,置身虎跃桥,向柳城方向望去,一马平川,繁华盛世;回头再望向董家庄,崇山峻岭,危峰接云。
虎跃桥头堞楼上面高高悬挂着独眼皇上赵基御笔亲书之“虎跃桥”匾额,匾额上方雕饰有龙飞凤舞图案,四边装饰以牡丹花卉底纹。独眼皇上赵基的书法,似篆似隶,圆熟精湛,凝练流动,雄健洒脱,尽显帝王的博大情怀。举目望之巍然大观,充满欣赏意趣,令人肃然起敬。
建桥之后,途坦舒畅,惠及子孙,功在千秋。为了方便后人敬仰,虎跃桥尾立有《虎跃桥碑》,上面刻有碑记,歌颂了朝廷顺应民意,造福一方,拨款兴建虎跃桥,记载了整个建桥的艰巨经过,和各人的不懈努力,还特别提到了芊芊姑娘的巧妙构思等内容,最后还刻有独眼皇上赵基亲自御笔题写的《画堂春》。
《画堂春》
银蛇舞动断崖中,
远望柳县桃红,
夜深依旧画金龙,
快意从容。
铁索架通南北,
倾心谁与其中,
凭欄犹自问春风,
何处飞虹。
《虎跃桥碑》之书法气魄雄浑,气度轩昂端庄,笔力浑厚严谨。《虎跃桥碑》碑身上下刻有龙虎暗纹,雕工精细,技艺精湛,巧夺天工。
为了锦上添花,独眼皇上赵基又亲自设计,命人在虎跃桥桥头就地取材,建有一座六角五层木石结构塔楼“虎跃塔”,塔基墙体按“梅花丁”石砌筑,墙石连接头采用榫铆做法,叠砌面表层采用传统糯米灰压缝,外墙面采用“荔枝皮”肌理效果,镶有狮头、象头、飞天、卷草花等石雕装饰。
“虎跃塔”主体阁楼采用红木菠萝格结构,飞檐翘角。檐头翼角具有典型的当地特色,朴实典雅,雍容大方。阁楼外带回廊,向上层层内收。每层阁楼各有四个轩窗,通风采光。轩窗采用透雕,双龙戏珠,翻腾飞舞,盘踞于整个窗面。塔楼拱间错落处雕刻有精美的“仙女飞天”图案。
“虎跃塔”工艺精湛,制造严谨,其造型独特优美,构造复杂多变,气势雄浑宏伟,便于游人观瞻、休息、躲避风雨烈阳。
伫足“虎跃塔”楼顶眺望,视野开阔,心情豁然开朗。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雨余春水生,日落暮山横”的独特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人,在此流连忘返。
虎跃涧的桥、塔、碑三绝,交相辉映,名甲天下。
自此以后,虎跃桥附近,逐渐地建成一列的廊屋、堞楼做集市,其间店面鳞次栉比。每天自晨至暮,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天堑飞渡,巧夺天工,虎跃桥的建成,使得董家庄一带的山民到柳城之间畅通无阻,大大带动了两岸的交流,促进两岸的文化与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
芊芊与梅花蝶王雅呆离开董家庄后。
董家庄开设的私塾学堂一直由董自珍老先生继续维持。董家庄的医馆继续施药救人。医馆名声在外,越来越多人找来,许多人不远百里赶来看病,医馆门口常常排着长长的人龙,莫温新忙于治病救人,独眼皇上在四方招请名医,招学子,忙得不亦乐乎!
做人准则唯诚唯信,处世良方戒假戒奸,董家庄向来民风淳朴。这里邻里街坊互助成风俗,宗亲友戚相扶解难危,村民们全都非常勤恳老实,心地善良。村民们的许多举动都让独眼皇上赵基感动!
董家庄里的村民们见到身穿便服的独眼皇上赵基,全然不知是皇上亲自驾临,只知道他是当初与村民们一起作战打败皇兵的大好人“赵王爷”,现在又杀贪官,减免大家的捐税三年,举办文武学校教书育人,设立“杏林局”施药治病,带领大家建桥修路。独眼皇上赵基做的好事数之不尽,还特别平易近人,不摆架子,村民们个个感恩戴德,把他当做福星,俱都热情以对,盛情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做客。
特别是村里的“董自珍”老先生,因为深深感念当初芊芊等人,起死回生救回自己的儿媳与孙子“董倍珍”的性命,平日里就已经常常念叨着要报答恩人,如今见到独眼皇上赵基与莫温新等人,更是感激涕零。总是恳切邀请独眼皇上、莫温新、迅儿、一起去家中吃饭,完全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至亲之人看待。
凡是独眼皇上赵基与莫温新、迅儿所到之处,村民们都必定以美酒好菜善加款待,处处充满着愉悦的气氛,四顾皆是热闹欢腾的场面。
独眼皇上赵基与莫温新都经历了坎坷的童年,从没有真正地享受到家庭温暖。如今,热情善良的村民们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一直所向往的家庭温馨和温暖乡情。
举报